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在规模扩张、结构优化、技术提升上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经济规模扩张的同时,制造业绿色转型的紧迫性也在不断增强。2019年世界经济论坛提出的相关数据显示,在制造业等行业应用数字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减少高达15%的全球碳排放。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13.4%、全球近4%,制造业规模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运用数字技术加快制造业绿色转型既是江苏实现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同时面临着投资大、场景复杂、创新动能不足等发展性问题。
江苏省制造业数字化绿色转型面临三个困境
近些年,江苏省在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相关制度体系逐渐完善,转型目标和路径逐渐清晰,化工、钢铁等重点能耗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及绿色工厂建设持续推进。同时,江苏还积极利用数字技术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全省污染物浓度监控联网、用电监控联网、视频监控联网、工况监控联网已投入使用,并覆盖了大多数相关企业;危险废弃物数字化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有效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及损害风险。
但客观地说,江苏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三个较为明显的发展困境:一是数字化绿色转型投资困境。由于数字化改造资金投入大、持续时间长,很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进程缓慢,制造业的数字化应用尚不普及。而且,很多企业没有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对其运用数字技术进行绿色化改造作出系统性谋划,数字技术的应用也大多分散在个别场景中,没有形成系统的数字化绿色发展环境,制约了绿色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二是绿色数字化场景建设困境。一方面,由于制造业生产环节复杂,绿色转型涉及的内容较多,绿色数字化场景的设计还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另一方面,由于不同行业和企业间的生产和运营具有较大差异,绿色数字化场景标准制定难以统一,每个场景都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设计,客观制约了绿色数字化场景的示范性推广。三是数字经济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困境。当前,江苏制造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总体不足,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较少,绿色制造所涉及的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基础材料、核心工艺等对外依赖程度较高,数字经济在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上的作用尚未充分显现,再加上绿色人才缺乏,研发资金投入较少,产业链与数字链、研发链脱节严重等“短板”,都制约了江苏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动力提升。
p__ben_wen_zhuan_zi__xin_hua_ri_bao_dang_de_er_shi_da_bao_gao_zhi_chu___tui_dong_jing_ji_she_hui_fa_zhan_lv_se_hua__di_
zhan_lv_se_hua__di_tan_hua_shi_shi_xian_gao_zhi_liang_fa_zhan_de_guan_jian_huan_jie___gai_ge_kai_fang_yi_lai__wo_guo_zhi_zao_ye_zai_
gui_mo_kuo_zhang__jie_gou_you_hua__ji_shu_ti_sheng_shang_jun_qu_de_liao_xian_zhu_cheng_jiu__dan_zai_jing_ji_gui_mo_kuo_zhang_de_tong_shi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