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没事,我都给陈叶(化名)说了,我们还年轻,这次考不好,暑假去成都打个基础,再战一次就行了。丁老师,我再给你转2000元钱,给陈叶每天早上买点鸡蛋牛奶吃,孩子的营养要跟上,他太瘦了……”正在和陈叶班主任丁老师“絮絮叨叨”的是古蔺县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秘书长、成龙学校校长王丽。陈叶,是王丽帮助的一名孤儿。
对于大山里的孩子来说,“读书”是看到世界多种可能性的唯一“捷径”。王丽从事教育工作9年,为481名留守儿童和211名困难孩子点亮前行之光,托起大山的梦想。
2008年成龙学校正式由武校“中专+小学”慢慢转成了“单一”的“全寄宿制小学”,这里的9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有126名孩子是全免费就读。
“我8岁的时候,父母出来创业,自己留在老家跟着爷爷。到了学校以后,看到这么多孩子和我小时候一样都是留守儿童,所以我不想再让他们重复我那样的生活,就希望能尽我所能给他们更多的关爱。”王丽的眼里满是温柔。
在平时的生活中,王丽特别关注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时常鼓励他们乐观向上、自强不息。每逢节假日,王丽都会走进留守儿童、困难儿童家中,详细了解孩子们的生活及学习情况。为了能够让孩子们打开心扉,王丽经常与孩子们聊天,认真倾听心声,了解需求;同时,她为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排解心中的烦闷。
孩子们的困难各不相同,如何才能真正帮到孩子?王丽会根据村里提供的“需要帮助”名单,实地去一家一家做家访,再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帮助。王丽说:“最开始是源于上海思麦公益基金会,他们带动银行,每年对学校的孩子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一些鼓励和帮助,后来我在县青年企业家协会、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等平台认识了很多企业家朋友,他们也很乐意来帮助这些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共同做这个事情,有一对一帮扶、结对帮扶、班班帮扶等各种模式。”
要帮助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毕业,至少需要20万元,王丽深知一个人能力的有限。作为泸州商协会的一员,王丽经常都向身边的企业家朋友们“化缘”,带动他们走上公益道路,帮助更多山里的孩子看到更广阔的天地。帮扶学生王华即将参加高考:“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牙医,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尽自己最大努力回报社会将这份爱心给传递下去。”
作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会长,王丽总会带着大学生们去到古蔺的深山里,寻找特别困难的孩子进行帮扶。每次去,他们总会背上满满的食材,给山里孩子做一顿饭,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建校25年来,1000多名孩子从这里得到帮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改变命运。王丽希望,山里的孩子能被更多人关心关爱,希望这份爱扩散、传递下去。(供稿:古蔺县委统战部 韦红莉 李恒)
p__si_chuan_xin_wen_wang_xiao_xi__mei_shi__wo_du_gei_chen_ye__hua_ming__shuo_liao__wo_men_huan_nian_qing__zhe_ci_kao_bu_hao__shu_
zhe_ci_kao_bu_hao__shu_jia_qu_cheng_du_da_ge_ji_chu__zai_zhan_yi_ci_jiu_xing_liao__ding_lao_shi__wo_zai_gei_ni_zhuan_2_0_0_0_yuan_qian_
_gei_chen_ye_mei_tian_zao_shang_mai_dian_ji_dan_niu_nai_chi__hai_zi_de_ying_yang_yao_gen_shang__ta_tai_shou_liao____zheng_zai_he_chen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