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在京联合发布《残疾人事业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2023)》(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重点记录了2022年我国残疾人事业的重大事件、政策进展和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未来五年残疾人事业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目标和重点问题;聚焦残疾人就业创业,全面梳理了近五年残疾人就业创业进程、经验和做法,提出了残疾人未来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以广东、浙江、福建、江西为例,总结了这四个省份在残疾人事业领导工作机制服务体系、社会保障制度、关爱服务体系、残疾人权益维护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出了未来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全面发展、区域协调进步和残疾人共同富裕的对策建议,兼具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说:“面向未来,发展残疾人事业将成为国家社会建设的重大主题,我认为,我国残疾人事业已进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代。”
残疾人教育、就业稳步发展
《蓝皮书》显示,我国残疾人就业面不断扩大,就业比例持续提升,就业质量逐渐提升。
近年来,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不断创新残疾人就业措施,一方面加强职业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另一方面拓展就业渠道,扩大残疾人就业面。与此同时,我国大力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稳定发展集中就业、多渠道扶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大力发展辅助性就业和多种形式就业。
截至2022年底,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905.5万人。另据2017年至2021年残疾人就业统计分析,知识技术型就业岗位数量在逐渐增加,劳动密集型就业岗位数量在逐渐减少。其中,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及公益岗位等3项就业人数的占比由11.88%上升到13.99%;农村养殖与灵活就业人数的占比由79.1%下降到77.2%。
ri_zai_jing_lian_he_fa_bu__can_ji_ren_shi_ye_lan_pi_shu__zhong_guo_can_ji_ren_shi_ye_yan_jiu_bao_gao__2_0_2_3____jian_cheng__
lan_pi_shu_____lan_pi_shu__zhong_dian_ji_lu_liao_2_0_2_2_nian_wo_guo_can_ji_ren_shi_ye_de_zhong_da_shi_jian__zheng_ce_jin_